科技进步给农业生产带来主要影响,如何端牢中国人的饭碗?|威尼斯网址下载
发布日期:2023-02-19 22:19
在山东省汶上县郭仓镇,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收获小麦。“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保障粮食宁静,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用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今年以来,农业生产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南方多地洪涝灾害等影响。
特殊之年,保障粮食宁静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保障粮食宁静意义何在?如何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好粮食生产?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生长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钟钰——仓廪殷实——夯实国家宁静的物质基础家住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四通镇时庄村的时文俊,今年已经80岁。吃过午饭,他像往常一样坐在自家田埂上。看着地里的玉米已经长到齐胸高,时文俊喜滋滋地说:“长得真不赖,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日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夏粮产量达2856亿斤,比去年增长0.9%,夏粮生产迎来十七连丰。这一数据无疑为我国保障粮食宁静、端牢手中饭碗注入强大信心。“我们天天的一日三餐离不开粮食,这是最大的民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生长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钟钰说,“如果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整个社会的经济生长、社会稳定都无从谈起,这也是保障粮食宁静的最大意义。
”“粮食宁静是国家宁静的重要基础,在‘六保’任务中处于基础性职位,必须坚决保障落实。”钟钰表现,粮食连年丰收为我国抵御突发事件打击奠基坚实基础。“今年疫情发生之初,多个国家宣布限制粮食出口,就是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本国粮食宁静的担忧。
”钟钰说,粮食生产是社会稳定、工业兴旺的“压舱石”,是保障就业的“蓄水池”,也是促进国民经济生长的“战略后院”。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富足的粮食库存以及有效的供应保障发挥了稳民心、稳预期的作用。面临部门群众对于食品紧缺的担忧,今年4月,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公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生长计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现,从粮食产量看,我国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口粮绝对宁静有保障。
此外,我国粮食库存富足,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团结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宁静水平,特别是两大口粮——小麦和稻谷的库存大要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不仅如此,为做好春耕备耕、确保农业生产平稳生长,来自全国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高校、农技推广机构的60多万名科技人员投身春耕备耕,通过种种方式相识农业生产情况,实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他们还发挥信息化优势,通过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解答了600多万个春耕生产问题。“从全球视角看,特殊之年我国粮食保持稳产高产,同时粮食收支口政策相对稳定,既为全球粮食宁静孝敬了气力,也在世界上树立了一个卖力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钟钰说。藏粮于地——护好良田多产优质粮5月下旬,东北春耕春种靠近尾声。
“插根筷子也发芽”的黑土地,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基地。为保持土壤肥力,近年来,黑龙江、吉林等省鼎力大举推广掩护性耕作,掩护“耕地中的大熊猫”。掩护性耕作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笼罩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
秋天不收秸秆,春天不烧秸秆。这样一来,既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掩护黑土地,又能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耕地是农业生产能力最基础、最重要的载体。实现藏粮于地,首要是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扩大种植面积。
”钟钰表现,除此之外,多地通过推广轮作休耕、掩护性耕作等方式,保持土壤肥力。今年2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团结印发《东北黑土地掩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着力争到2025年,东北地域掩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到达1.4亿亩,占东北地域适宜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高尺度农田建设也是实现“藏粮于地”的重大肆措之一。钟钰说:“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
这是高尺度农田建设的主要指标。到达这些指标,就能基本改变恒久以来农业生产‘靠天用饭’的局势。
”201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增强高尺度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宁静保障能力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国建成10亿亩高尺度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35年全国高尺度农田保有量进一步提高。在国新办公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相关卖力人表现,建设高尺度农田不仅能够新增粮食产能,而且能够提升农田抗灾能力。据评估,建成以后项目区的耕地质量平均提升1到2个品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
“高尺度农田建设,利在久远。短期来看,高尺度农田平均每亩建设成本是普通农田的2倍。但从久远看,高尺度农田的使用年限、资源使用效率、粮食产量等方面都市有很大提升。
”钟钰说,“这也要求农田不仅应高尺度建设,更应高尺度管护,不停提升农田建设、使用的科学性,推动高尺度农田效益最大化。”藏粮于技——农业生产插上“云翅膀”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为农业生产插上“云翅膀”。
在地面,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拖拉机、收获机举行智能收割、播种;在空中,应用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植保飞机开展精准施肥施药作业。农业生长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作物耕作收综合机械化率凌驾70%;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提高到9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孝敬率到达59.2%,比上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随着农业科技现代化的生长,农业生产对自然情况要素的依赖性逐渐降低,逐步改变以往粮食增产更多依靠劳动力、依靠化肥农药投入的状况。”钟钰分析道,当前,土地、劳动力、要素投入等3方面是农业生产成本的主要泉源,应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作物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以增加农业生产利润。
近年来,在科研人员团体攻关下,我国粮食作物育种技术不停突破创新,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连续提高。以水稻为例,2019年10月,第三代杂交水稻首次测产取得亩产1046.3公斤的结果;耐盐碱水稻(海水稻)稻作改良试验面积增至万亩以上;2020年在全国推广超级杂交稻品种“超优千号”种植千万亩以上……钟钰表现,在“绿色”“生态”越来越成为农产物市场主流的今天,科技创新不仅能推动粮食产量提升,还能带来农产物质量的改善,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在保障供应数量的同时,各地深化农业供应侧结构性革新成效不停显现。
在河北省曲周县王庄村,科研人员资助当地种粮大户实施“水肥后移、精致整地、精量播种”3项技术,在保持作物产量的前提下,省水省肥三分之一以上。在黑龙江省庆安县,当地水稻种植农民专业互助社联社通过对全国各直营店、网络销售平台的销售额、生意业务量、消费者评价举行大数据分析,凭据市场需求制订36万亩水稻种植计划,其中包罗有机水稻10万亩、绿色水稻26万亩。
“不仅如此,农业科技工业化的生长还推动秸秆等废弃物的循环使用,实现农副产物的再加工、再升值,从而增加农业生产利润。”钟钰说,归纳起来,提品质、降成本、增效益,是科技进步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主要影响。
本文关键词:科技,进步,给,农业生产,带来,主要,影响,如何,威尼斯网址
本文来源:威尼斯官方网址下载-www.panshengjx.com
Copyright © 2000-2021 www.panshengjx.com. 威尼斯官方网址下载科技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ICP备40603150号-6